9月22日,咸阳市当前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及《“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贯彻落实情况新闻发布会举行。
会上,咸阳市生态环境局、市工信局、市教育局和市城市管理执法局相关负责同志介绍了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声环境质量状况,并解读《咸阳市“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
2023年1-8月,咸阳市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132天,优良率占比54.3%。空气质量综合指数5.21,较上年同比上升3.8%。
去年4月24日,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发布“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的通知》,咸阳市成功入选“十四五”时期开展“无废城市”建设的城市名单。咸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无废城市”建设工作,科学编制实施方案,通过广泛征求意见、组织专家咨询会等方式不断对实施方案进行修改完善。今年2月17日,咸阳市人民政府正式印发了《实施方案》。
加快工业绿色转型,实施全面节约战略,积极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咸阳市工业和信息化部门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不断提高大宗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率。截止目前,咸阳市共创建省级绿色工厂16家,国家级绿色工厂10家,国家级绿色产业链2家,省级绿色设计产品1家,绿色工厂创建工作提前完成“无废城市”建设年度1.5%目标任务。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是发展循环经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的重要手段。咸阳市城市管理执法局作为咸阳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监管部门,2018年提请市政府印发了《咸阳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指导实施意见》,先后三次修订印发了《咸阳市城区建筑垃圾处置管理办法》,对咸阳市城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进行了长期规划,目前,咸阳市城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0%以上。
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学校固体废物综合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咸阳市教育局根据《咸阳市“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咸阳市“无废细胞”创建标准与考核评价方法》《咸阳市“无废城市”建设指标体系清单》等有关部署要求,结合教育工作实际,在全市中小学校积极开展“无废学校”创建活动。按照全市“无废细胞”创建目标任务要求,“十四五”时期,全市计划完成150所“无废学校”创建任务。
下一步,咸阳市将坚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统筹城市发展与固体废物管理,强化制度、技术、市场、监管等保障体系建设,大力推动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提高固体废物信息化监管水平,奋力打造西部地区“无废城市”建设范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西部名市丝路名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