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涧郝家墕村:“订单式”庭院经济开辟致富新路径

时间:2023-09-22 09:20:53
来源:
作者:梁国强

近年来,清涧县郝家墕便民服务中心郝家墕村因村制宜、因户施策,积极探索“小庭院、小订单、稳收益”的“订单式”庭院经济新路子,把群众的“方寸闲院”转变为“增收宝盆”,有效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订单式种植,小杂粮鼓起“钱袋子”

“我们两口子今年种了1亩玉米、3亩谷子和1亩绿豆,立秋后再下上一场好雨,就能给你们有个交代了。”平日里不善言辞的村民郝卫军如数家珍地介绍着自己家庭院经济种植情况。

郝家墕村驻村工作队鼓励引导村民利用自家房前屋后、零星散地等闲置空地发展庭院种植,以消费扶贫为抓手,每年年初与帮扶单位食堂管理员、帮扶联系人确定小杂粮消费需求,以订单式消费形式与农户签订购买合同,农户通过“庭院经济+订单销售”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订单式养殖,老母鸡下出“金蛋蛋”

走进村民曹志埃家的院子里,自家养殖的老母鸡在院内“悠闲”地“溜达”。提起这些老母鸡,曹志埃逢人就夸:“它们可是我家的‘摇钱树’哩,老母鸡下的蛋每个月能给家里带来200多元的收入。”据了解,像曹志埃这样的土鸡散养户、土猪散养户,将家里土鸡蛋、土猪肉全部以订单形式直供给了村里的两家饭馆,仅出售土鸡蛋一年的收入高达2000多元,通过发展庭院养殖,群众收入逐年稳定增加。

订单式加工,青石板铺就“致富路”

伴随着一阵阵轰隆隆的机器声,拉近了郝家墕这个宁静的乡村与城市化的距离,这是郝家墕村徐亮亮加工石板时发出的机器声。80后返乡创业小伙徐亮亮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利用早年外出学会的石板加工手艺,在自家门口开办了石板加工厂,并长期雇佣本村村民,提供供求对接订单式服务,将石板雕刻销往全国各地,带领村民在家门口一起走上致富路。仅2022年,徐亮亮石板加工厂就实现年创收200万元以上,带动5名群众实现就近就业。

下一步,郝家墕村将继续围绕庭院经济做文章、下功夫,坚持走小庭院、大市场、新产业的路子,引入循环经济发展思路,引导更多的庭院成为精细农业的示范基地、绿色产品的加工车间和生态旅游的休闲去处。



责编: 魏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