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上午,铜川市“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化‘三个年’活动”系列新闻发布会在董家河循环经济产业园陕西达美轮毂有限公司召开。铜川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魏艇,董家河循环经济产业园管委会副主任杜国峰,陕西达美轮毂有限公司董事长肖斌参加发布会。
魏艇介绍到,近年来,铜川市围绕打造全省商用车、乘用车两个汽车产业配套基地目标,扎实推进汽车装备配套产业“链长制”。
高点定位,绘制产业发展蓝图。围绕省内陕汽、比亚迪、吉利、法士特等整车整机配套需求,出台了《铜川市汽车装备配套产业链推进工作行动方案(2022—2024年)》,以玲珑轮胎、汉德车桥、赛骏专用车等重点企业为引领,明晰了全市汽车装备配套产业发展方向、目标和任务;2022年我市已纳入陕西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关中汽车产业带,列为陕西省商用车(重卡)产业链、乘用车(新能源)产业链规划布局多点支撑城市。
纾困惠企,强化产业要素保障。充分发挥“链长制”机制作用,协调解决汽车零部件企业和招商项目融资、厂房、市场等各类问题40余项,积极推动市内各汽车零部件企业相互配套,构建了较为完整的车桥产业链。
靶向招商,夯实产业发展后劲。近年来,铜川市积极融入全省汽车产业规划布局,编制汽车装备配套产业发展图谱、招商图谱,借助省内链主企业配套对接会等各类省级汽车产业招商平台,累计组织开展汽车产业招商推介活动30余场次。截至目前,铜川市共招引落地汽车产业项目12个,概算投资资金82.5亿元,全部达产后年可贡献产值130.45亿元;玲珑轮胎、汉德车桥等一批体量大、带动力强的重大制造业项目落地建设,进一步完善了我市汽车垂直配套体系,补齐了汽车配套长支链。
突出特色,打造产业承载高地。突出铸造产能及原材料优势,着力补齐全省汽车产业发展短板,差异化打造了绿色铸造、表面处理、轻量化和智能制造4个特色产业园。目前绿色铸造产业园一期已建成15000余平方米厂房,并落地了龙驰、华盛鼎铸、楷霖浩森、时硕科技等4个项目,3个项目已投产;表面处理产业园一期占地88.31亩,目前,4栋标准化厂房主体建设即将完成;董家河卡美特轻量化汽车零部件产业园一期占地232亩,10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正在加快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智能制造产业园占地142亩,建成的10万平方米厂房已全部出租,汉德车桥、耿能机械等重点汽车零部件制造项目已入驻。
魏艇表示,下一步,铜川市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推进全省商用车(重卡)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陕产业链办发〔2022〕15号)《陕西省乘用车(新能源)产业链布局规划》(陕产业链办发〔2022〕16号)战略部署,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重点产业链长制工作要求,以“三个年”活动为抓手,夯实汽车产业链基础,壮大汽车产业规模,深度融入全省汽车产业总体布局,奋力打造省内汽车配套产业重要一极。